离心泵的有效汽蚀余量(NPSHA)和必需汽蚀余量(NPSHB)
所属分类: 水泵知识
2024-06-07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在固定的壳体内高速旋转而将能量传递给流体的,当叶轮随轴旋转时,叶片间的流体也随着叶轮旋转而获得离心力,并使流体从叶片之间的出口处被甩出,高速流体离开叶片顶部后进入扩散腔,流速开始降低,流体的动能转换为较高的压力能,流体被甩出后,叶轮中心部分的压强降低,外界的流体就能从泵的吸入口进入,源源不断的输送流体,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泵,离心泵目前应用最为广泛。
离心系的汽蚀余量是指泵在额定工况下,流量较大时能够避免汽蚀现象的能力。汽蚀是指在离心泵中液体中存在气体或蒸汽的情况下,由于液体静压力降低而导致气体或蒸汽开始蒸发形成气泡,并随后在高压区域崩溃产生液体冲击力。泵的汽蚀余量是指单位重量的流体从泵吸入口流至叶轮进口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低量,国外称为净正吸入压头(NPSH)。它是表征泵抗汽蚀性好坏的一个重要参数。
对于汽蚀余量,有两种主要的参考指标:有效汽蚀余量(NPSHA)和必需汽蚀余量(NPSHB)。
1.必需汽蚀余量(NPSHB)
必需汽蚀余量(NPSHB)是指单位重量的流体从泵吸入口流至叶轮叶片进口压力最低处的压力降落量,它是泵及流量的函数。
2.有效汽蚀余量(NPSHA)
有效汽蚀余量(NPSHA)是指泵西入口处单位重量的流体所具有的超过饱和蒸汽压力的富余能量,它是系统和流量的函数;
如果有效汽蚀余量(NPSHA)大于必需汽蚀余量(NPSHB),那么泵应当不会出现汽蚀现象。过度的汽蚀不仅会影响泵的效率,可能还会导致泵的损坏。
汽蚀余量的大小与离心泵的设计和选型密切相关。对于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离心泵,其汽蚀余量要求也会有所不同。通常情况下,设计和选型过程中会参考相关的标准和经验数据,以确定合适的汽蚀余量。考虑到安全性和性能稳定性,离心泵的汽蚀余量应尽可能大,以防止潜在的汽蚀问题。
这种液体冲击力对泵的运行稳定性和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离心系的汽蚀余量实际上是离心泵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安全裕度,它确保在泵运行过程中不会发生汽蚀现象。离心泵的汽蚀余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液体的性质、泵的几何形状、叶轮的设计和运行条件等。通常,汽蚀余量应该足够大,以确保在额定工况下泵的性能稳定,并在高流量工况下仍能避免汽蚀现象的发生。
离心系的汽蚀余量是离心泵设计和运行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它是为了确保离心泵在额定工况下能够避免汽蚀现象,保持稳定的运行和良好的性能,通过合理设计和选型,确保离心泵具备足够的汽蚀余量,可以提高泵的可靠性和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上一条: 解决离心泵汽蚀问题的方法
下一条: 离心泵的三条特性曲线指什么,有什么作用
相关资讯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20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7
2025/01/16
联系我们
关注公众号

k1体育APP官网
办公地址:长沙市雨花区湘府东路二段517号
厂房地址:湖南省湘潭易俗河天马东路8号